有些事情,在自己有了孩子後才會反思,從來沒有後悔有這些孩子,而是不願意面對成為這個角色。
「以前,曾經對自己說,孩子生了不想當媽媽,當他們的姊姊一輩子好了。」
這句話看起來很可笑,但竟然過了快二十年,如今當上了母親,這個想法也並未改變。
書中也提及,許多後悔當母親的人,大多在青少年期就了解自己不適任這個角色。
在這個社會,總是有人會說,母性是天生的,當你生了就會擁有它,我也曾經深信不疑。
但是,擁有孩子的四年,不得不面對自己,其實自己並不想當個母親,但並不代表我不愛自己的孩子,我愛他們也給他們自己能給的陪伴、教育、指引,但是也不能否認一但當上母親,等於是埋葬了某部分的自己,得到了另一個自己不太認識的自己。
在現今社會觀點,一但母親對於育兒有動搖,或是覺得自己想逃避的時候,都會被眾人譴責,撇開譴責的對象是何背景,更不用說每天面對孩子的不是這些人?道德觀在亞洲人的心中很重要,沒有道德枉為人,但試問,又有多少人去認真理解這樣思考的母親?母親難道不是人?沒有自己的人生?沒有自己選擇?難道她們沒有為自己活著的權力?
我相信沒有一個媽媽願意看到自己孩子受苦,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理由離開孩子,這輩子都還是不會把自己從母親的這個角色中拔除。「愛孩子」與「後悔當媽媽」這兩件事,在傳統社會中是無法被切割,沒有人能接受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是愛孩子的。
這本書用研究觀點徹底分析這些後悔的媽媽們,到底為何後悔?又在什麼樣的鼓勵、催眠下成為自己從來不想成為的母親,而且這種「不想為人母」的心情,並不會隨時間褪去。
總是每天在工作下午時,開始焦慮下班的到來,終於熬到九點半後,又開始擔心早晨孩子們醒來的時刻,送到托兒所鬆了一口氣,又得重新同個循環。要說對他們沒有愛?我覺得似乎並不是如此。看他們的笑容,當然偶爾會溫馨幸福,但這種感覺遠不敵在掙扎痛苦日子中的痛,有人覺得看著他們就覺得一切值得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體感。
要說是否後悔生下他們?其實,我從來不後悔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,但是無力的是身為這個角色的我,不得不放棄許多自我、真實的面貌、自由、想要的生活,一心想著怎麼樣才能教育好他們,成為一個好媽媽、好榜樣。但終究無法抹滅內心的感覺,在這些陪伴與教育的日子,並未讓我覺得滿足與幸福,只能說我會努力把我認為母親該做的事情做好,僅此而已。
這樣的心情,在這個社會無法普遍被接受,甚至會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,大家在心裡可以宣洩卻無法公開談論這種會被撻閥的怪異思想,母親就該是個好榜樣、就該有母愛等等。
這本書很值得對於是否要擁有孩子的夫妻看,或許會有更好的心理準備,裡面不單單只是喘不過氣的母親們討拍文,更多是理性分析這些母親的心路歷程,為何會後悔?又為何沒準備好?
在陪伴孩子的途中,我一直深信,有快樂與溫暖的父母、家庭,才會有健康、健全的孩子。身為母親、父親都需要面對自己、了解自己、愛自己,再來愛孩子。希望看到本文的媽媽們,不管是否真的遇到一樣痛苦、掙扎,都能好好面對自己,安慰自己,有這樣情緒的妳其實並不孤獨,看看這本書吧!會以他人的經驗給妳許多不一樣的想法,讓妳擁有更多勇氣去做妳真正的選擇。
「以前,曾經對自己說,孩子生了不想當媽媽,當他們的姊姊一輩子好了。」
這句話看起來很可笑,但竟然過了快二十年,如今當上了母親,這個想法也並未改變。
書中也提及,許多後悔當母親的人,大多在青少年期就了解自己不適任這個角色。
在這個社會,總是有人會說,母性是天生的,當你生了就會擁有它,我也曾經深信不疑。
但是,擁有孩子的四年,不得不面對自己,其實自己並不想當個母親,但並不代表我不愛自己的孩子,我愛他們也給他們自己能給的陪伴、教育、指引,但是也不能否認一但當上母親,等於是埋葬了某部分的自己,得到了另一個自己不太認識的自己。
在現今社會觀點,一但母親對於育兒有動搖,或是覺得自己想逃避的時候,都會被眾人譴責,撇開譴責的對象是何背景,更不用說每天面對孩子的不是這些人?道德觀在亞洲人的心中很重要,沒有道德枉為人,但試問,又有多少人去認真理解這樣思考的母親?母親難道不是人?沒有自己的人生?沒有自己選擇?難道她們沒有為自己活著的權力?
我相信沒有一個媽媽願意看到自己孩子受苦,所以不管是什麼樣的理由離開孩子,這輩子都還是不會把自己從母親的這個角色中拔除。「愛孩子」與「後悔當媽媽」這兩件事,在傳統社會中是無法被切割,沒有人能接受一個不負責任的母親是愛孩子的。
這本書用研究觀點徹底分析這些後悔的媽媽們,到底為何後悔?又在什麼樣的鼓勵、催眠下成為自己從來不想成為的母親,而且這種「不想為人母」的心情,並不會隨時間褪去。
總是每天在工作下午時,開始焦慮下班的到來,終於熬到九點半後,又開始擔心早晨孩子們醒來的時刻,送到托兒所鬆了一口氣,又得重新同個循環。要說對他們沒有愛?我覺得似乎並不是如此。看他們的笑容,當然偶爾會溫馨幸福,但這種感覺遠不敵在掙扎痛苦日子中的痛,有人覺得看著他們就覺得一切值得,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有一樣的體感。
要說是否後悔生下他們?其實,我從來不後悔讓他們來到這個世界,但是無力的是身為這個角色的我,不得不放棄許多自我、真實的面貌、自由、想要的生活,一心想著怎麼樣才能教育好他們,成為一個好媽媽、好榜樣。但終究無法抹滅內心的感覺,在這些陪伴與教育的日子,並未讓我覺得滿足與幸福,只能說我會努力把我認為母親該做的事情做好,僅此而已。
這樣的心情,在這個社會無法普遍被接受,甚至會被貼上不負責任的標籤,大家在心裡可以宣洩卻無法公開談論這種會被撻閥的怪異思想,母親就該是個好榜樣、就該有母愛等等。
這本書很值得對於是否要擁有孩子的夫妻看,或許會有更好的心理準備,裡面不單單只是喘不過氣的母親們討拍文,更多是理性分析這些母親的心路歷程,為何會後悔?又為何沒準備好?
在陪伴孩子的途中,我一直深信,有快樂與溫暖的父母、家庭,才會有健康、健全的孩子。身為母親、父親都需要面對自己、了解自己、愛自己,再來愛孩子。希望看到本文的媽媽們,不管是否真的遇到一樣痛苦、掙扎,都能好好面對自己,安慰自己,有這樣情緒的妳其實並不孤獨,看看這本書吧!會以他人的經驗給妳許多不一樣的想法,讓妳擁有更多勇氣去做妳真正的選擇。
後悔當媽媽一書 |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