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案管理實務系列課程 - 講習筆記

軟體使用:Microsoft Project 2010

任務工期
資源工時 = 工期 x 資源單位

邏輯關係
1. FS - 前置任務結束才開始後面的任務
2. FF - 前置任務結束後面任務也要結束
3. SF - 前置任務開始後面任務要結束
4. SS - 前置任務與後面任務同時開始

正延時:當前置任務完成後,延長「一段時間」後再開始後面的任務
負延時:當前置任務還沒完成,提前「一段時間」開始後面的任務



限制式類型:可以限制開始的時間或完成的時間不得早於或晚於某些時段

要徑(Critival Path):一連串作業最長的路徑,浮時為零,甘特圖上紅色的線

總浮時(Total Float):可寬延的總時間 (「最晚可完成日期 - 最早可完成日期」中間的差異),如果TF < 0代表專案Delay;當TF  = 0代表專案必須順利照原始計畫,否則會Delay (沒有寬限期);TF > 0代表專案可以提前完成。

自由浮時(FF): 任務不影響後續任務的最早開始時間情況下,可以寬延的時間。

What-if分析:依照CPM法建立專案時程,找出彈性最小路徑(最重要的任務路徑)

成本累算方式:開始時間 VS 依比例,開始時間為專案開始即開始計算,差別會影響到成本計算。

資源調整:當資源超過負荷時,可以增加資源、變更資源、增加加班工時、修改資源工作日曆。

資源撫平:若任務中有多個資源分派,可調整個別資源的開始時間,以避免衝突或以作業分布修改方式撫平。

比較基準:時程基線(Baseline)又為目標專案(Target Project),當專案的計畫時程編訂完成後,將時程資料儲存,作為未來專案績效的比較基準。



※ Microsoft Project 2010使用步驟與學習
1. 專案建立
2. 行事曆設定
3. 新增任務
4. 任務時程規劃
5. 資源設定與分配
6. 成本檢視
7. 資源撫平操作 (會將同資源工作衝突的部分,以任務延後等方式撫平)
    ●資源撫平甘特圖:綠色為撫平前的狀況,藍色為資源撫平後。
8. 加入包商專案(子專案)
9. 專案執行階段的工作:實際工期、剩餘工期、完成百分比

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