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本身沒在看球賽,棒球、籃球等都沒有,本以為這部片會是單純的運動者愛好片。
不過由於沒甚麼想租回家的片子,就默默的租回家看看...(聽說還不錯?)
先分享一下預告片:
片名:魔球 (Money Ball)
演員:布萊德彼特
片長:133 min
分級:普遍級
分類:劇情類 (勵志)
觀賞方式: DVD租借
整部片,並不是當初想像的單純熱血棒球男兒片,大多數時間都在心理戰與挑戰過去棒球權威之中,很少進行比賽的鏡頭。
如果是想看熱血棒球片,可能這部就會讓你小失望,但是這部給觀眾蠻大的省思在於「球賽的勝負與隊伍的資本、球員的身價是否相關」?
主角使用數據派贏得 20連勝,當然運氣很重要,另外是否能讓我們重新審視在這個買賣的傳統下,有多少好球員被埋沒?最近很紅的林書豪,也是剛竄出來的新星。
以下可能有小小的雷......不想被小雷到請關掉快自己去看~XD
其中,導演很用心營造教練 (菲利浦西摩霍夫) 與比利的互動,從抵死不從打死都要PENA當一壘手輸輸輸到底,到小布乾脆把PENA賣掉,順道把教練會派上場的都賣光光,教練到最後只好臉很臭的順著小布一路贏贏贏。
到最後,11比11教練派上所謂數據派的上壘率最高的球員,肯定了比利的做法。
另外,彼得的數據分析,從經濟系畢業到棒球界工作,整個背景有趣的一位不被重用的分析師,用著他自己的一套與比利打破傳統的迷思,也打破傳統球探們的「直覺」。
在整部電影,一直不停重複比利被球探熱情邀請進大聯盟後所造成的困境,同時利用他當下的顛覆傳統為對應。我們一直從旁感受到他深刻的感受,一名被球探看上的球員,不一定會是好的球員,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一個人在球場上是否會勝利。
比利的女兒穿插在其中的互動也很有意思,她很擔心她的爸爸,既不想要她爸爸失業搬走離開她,到最後也捨不得她爸爸因為成功而遠離她。
不過,最後丟了一片很有意思的CD給她爸爸。
The Show 這首歌我覺得很好聽,在這邊分享連結給大家,電影版的 (原唱版本請點此)。
最有意思的是最後一句," You're such a loser dad. Just enjoy the show."。
在這邊有很多種解釋,我自己個人比較喜歡的解釋為她提醒她爸爸,雖然現在周圍的人都跟比利說他很成功,他應該要接受紅襪隊的邀請,這樣可以成就更大的歷史,但是其實他不過是個 loser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,是否他會做得更好?不如依照自己的直覺享受生活。
曾經比利因為球探說服他,他是個天才而簽下大都會的約,造就了現在的他 (44歲高中僅高中畢業,放棄大學獎學金),他聽了她女兒的歌有所警醒,儘管外界的說法為何,他終究認為自己沒有拿到冠軍,就是個loser。
看完到現在,還是認為是部蠻激勵人心也蠻有感覺的一部片子,隱喻蠻多,但也有許多有趣的片段讓整體氣氛不至於太無趣。:)
不過由於沒甚麼想租回家的片子,就默默的租回家看看...(聽說還不錯?)
先分享一下預告片:
片名:魔球 (Money Ball)
演員:布萊德彼特
片長:133 min
分級:普遍級
分類:劇情類 (勵志)
觀賞方式: DVD租借
整部片,並不是當初想像的單純熱血棒球男兒片,大多數時間都在心理戰與挑戰過去棒球權威之中,很少進行比賽的鏡頭。
如果是想看熱血棒球片,可能這部就會讓你小失望,但是這部給觀眾蠻大的省思在於「球賽的勝負與隊伍的資本、球員的身價是否相關」?
主角使用數據派贏得 20連勝,當然運氣很重要,另外是否能讓我們重新審視在這個買賣的傳統下,有多少好球員被埋沒?最近很紅的林書豪,也是剛竄出來的新星。
以下可能有小小的雷......不想被小雷到請關掉快自己去看~XD
其中,導演很用心營造教練 (菲利浦西摩霍夫) 與比利的互動,從抵死不從打死都要PENA當一壘手輸輸輸到底,到小布乾脆把PENA賣掉,順道把教練會派上場的都賣光光,教練到最後只好臉很臭的順著小布一路贏贏贏。
到最後,11比11教練派上所謂數據派的上壘率最高的球員,肯定了比利的做法。
另外,彼得的數據分析,從經濟系畢業到棒球界工作,整個背景有趣的一位不被重用的分析師,用著他自己的一套與比利打破傳統的迷思,也打破傳統球探們的「直覺」。
在整部電影,一直不停重複比利被球探熱情邀請進大聯盟後所造成的困境,同時利用他當下的顛覆傳統為對應。我們一直從旁感受到他深刻的感受,一名被球探看上的球員,不一定會是好的球員,我們永遠也無法得知一個人在球場上是否會勝利。
比利的女兒穿插在其中的互動也很有意思,她很擔心她的爸爸,既不想要她爸爸失業搬走離開她,到最後也捨不得她爸爸因為成功而遠離她。
不過,最後丟了一片很有意思的CD給她爸爸。
The Show 這首歌我覺得很好聽,在這邊分享連結給大家,電影版的 (原唱版本請點此)。
最有意思的是最後一句," You're such a loser dad. Just enjoy the show."。
在這邊有很多種解釋,我自己個人比較喜歡的解釋為她提醒她爸爸,雖然現在周圍的人都跟比利說他很成功,他應該要接受紅襪隊的邀請,這樣可以成就更大的歷史,但是其實他不過是個 loser 沒有人知道在這樣的情況下,是否他會做得更好?不如依照自己的直覺享受生活。
曾經比利因為球探說服他,他是個天才而簽下大都會的約,造就了現在的他 (44歲高中僅高中畢業,放棄大學獎學金),他聽了她女兒的歌有所警醒,儘管外界的說法為何,他終究認為自己沒有拿到冠軍,就是個loser。
看完到現在,還是認為是部蠻激勵人心也蠻有感覺的一部片子,隱喻蠻多,但也有許多有趣的片段讓整體氣氛不至於太無趣。:)
《魔球》的原著小說,解釋得更詳盡,更好看喔
回覆刪除http://www.books.com.tw/exep/prod/booksfile.php?item=0010522666