為什麼我存不了錢?! 小月之省錢存錢術大分享

古人都說,要懂得「開源節流」。

在現在的就業環境下,真的要開源,並不是件簡單的事。

物價上漲,薪水遲遲不漲...(嘆)

不過呢,不能「開源」至少我們能做到「節流」嘛~


在現在物質刺激高漲,商人越來越多吸引人的特價、優惠手段,加上廣告媒體的效應。

大家似乎都活在「物質」享樂的習慣之中,應該說是直覺認為要買高檔貨、名牌包、鑽石,才能有個有「品質」的生活。

真的一定要這樣嗎?




仔細想想,如果我們並不是「高薪族群」,是否有第二流的選擇?

是否能藉著「三思而後行」,去評估這項商品對自己的效用究竟有多少來決定是否購買?

以下是我認為可以提升買到東西的品質與效用:


  • 仔細評估商品的價錢與效用
當我們決定要買一顆3萬元的名牌包前,可以停下來想一想,如果買一顆3000元非名牌的真皮包包,省下27000元買其他衣服、邀朋友出遊還綽綽有餘,哪個效用較高呢?

當我們決定買一台兩百萬的名車,如果改成一台七十萬的居家車,再將省下的錢帶全家大小吃大餐、出國旅行後,還可以再做其他生涯規劃,哪個效用較高呢?

往往在刺激下消費,缺乏此類的效用比較,買回去後才發現其實效用並沒有想像中的高,常常將商品放在家裡塵封,這類的事情相信大家都經歷過。

  • 一次購買不如十次來的愉快

百貨公司周年慶最奸詐,滿5000送500,滿10000送1000,看起來非常的划算簡直就是賠本賣!!

錯錯錯~請仔細想想當我們一次買十件衣服時,得到快樂效用是持續多久?一週、兩週?絕對不會比一件衣服乘以十來的多,所以,我們的快樂效用在商人手段裡是被抹煞的。

(雖然我也很愛週年慶的3000送300,我也常常中計...Q^Q)


  • 花錢試用好過省錢買斷

我們常常會遇到一種狀況,像是SPA中心、健身中心、游泳池等,都會有包月、包年價。推銷都會說多划算,如果單次購買多貴,但是如果不試試看,又怎麼會知道自己願意持續下去?

多選擇單次購買門票,即使貴了一點,但確定是真的喜歡、需要,以防丟在一旁生灰塵。


  • 三思而後行發現海闊天空

小時候,我把拔培養我一個習慣,如果喜歡、想要買一個東西,記得先停下來,回家想想看,過兩個禮拜至一個月後,如果還是想買代表真的需要,這時候就放手去買吧!

當然,這種作法也會有慘案發生,就是買不到了......不過就我的經驗買不到後,真得很遺憾到會記一輩子的東西,近乎於零。



以上是我的一點點小心得,不過我覺得第四個方法是最有效而且真的能抑止購買慾。

其實,通常剎車後,很多不需要的東西是真的能被節省下來,這些錢就可以省下來做更長遠的生涯規劃喔~!

我也需要好好落實以上的四點,讓我們一起告別月光族的稱號吧~XDD

留言